發佈日期:2022/06/24
點閱:972
按讚:

大肚山的小人物—行商人甘苦談

作者: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計畫團隊
2022/06/24
972

在大肚山長大的林先生,十五歲開始行商,有五十年以上的行商經驗。當時照相成本很昂貴,並沒有留下照片。因此通過這次的採訪,為我們留下珍貴的口述歷史,探究古時候大肚山行商的其中一種樣貌。

一、古時候大肚山與行商交通路徑
林先生出生於民國四十三年,經歷山上貧瘠與成長。從住在土角厝,稻草綑綁一起當作床鋪,幾個小孩子拉扯同一條棉被。在地人常用一句閩南俗話形容:「以前大肚山上的冬天,從屁股順著背脊冷上來到頭皮。」走著碎石子路到成柏油路,生活漸漸好了起來。五、六十年代正值臺灣經濟成長時期,林先生說那時候讀書不普遍,十五歲就算是大人,大人了就要快點找一份工作,據林先生和一旁的友人描述,南寮里主要有做工、行商兩條出路,林先生的朋友選擇前者,找一個師傅跟著學技術、做學徒,林先生則是跟著行商前輩做起生意。
行商模式大多單獨行動,或者兩個人結伴同行,揹著、擔著貨物四處去行商。可是批貨時是大家一起去,可以獲得比較好一些的價格,一同自家鄉出發,搭著客運出山,到通往各地的交通樞紐臺中火車站,有默契地分別去往不同地方販售,有的人在市內停留(臺中市區內)再去到大里等等。或是搭上火車向更遠的地方行商,賣的東西才不會一樣,避免彼此競爭、打架。一來一往的過程,交通工具、通訊設備逐漸更替成現今的模樣,林先生說出生在一路越來越好的時代,用臺灣話說:好理家在。

二、 第一件商品飼料雞、通訊
林先生行商的五十年間,賣過許多東西,第一件商品是飼料雞。相較於滿山跑飼養的放山雞,固定餵食飼料長大的肉雞肉質較軟嫩,和肉質緊實的土雞不同。當時肉雞才剛開始在臺灣流行,到了現在土雞反而難得。林先生要向高雄的養雞場批小雞仔來賣,小雞孵出來之後,每天都在長大,到出貨前一刻也不能放鬆。臺中、高雄相隔好幾小時的火車,溝通、訂購數量和出貨日期,即時的通訊是必須的。林先生說那時候沒有信,都是派電報多,有點像現在的傳真機,後來有了電話,但還是不普及,山上也沒有電話,要跑去山外庄頭的一間電信局。撥電話分為轉接和指名,指名比較貴,所以林先生都是打到總機,再請總機轉接給養雞場。他還告訴我們不同時段電話費用也不同,晚上優惠半價呢!經常大半夜打著油燈,出山去打電話。
確定好了之後,養雞場的人將小雞仔裝在藤編的簍子中,藤條交織的大大菱格孔洞讓小雞呼吸,寄行李房託運。火車前幾節都是載客人,後幾節的車廂拉載貨物,因此每天只要有班次就會順帶運貨。這樣的效率非常快,只是運送過程還是難免有風險。領貨的單據就塞在其中一個簍子裡,林先生領貨時就把它抽起來交給工作人員,人情味相當濃厚呢!將簍子掛在背後,走著走著沿路販賣,林先生說一隻雞差不多養四個月可以吃,飼養方式就是撒一些碎稻穀。不過吃雞肉也不是天天有的事,要算日子。七月普渡殺雞拜拜,再來就要等到年節的時候才吃的到了。農曆八月的時候養一些等著過年來殺,節日往回推四個月訂貨,平時則是零散著賣。

三、 第二件毯子、棉被、草蓆。如何賣東西?
歷史課本上記載的輕工業時期,政策、建設牽動著大環境變遷,位於彰化一帶的臺化廠,其中紡織工業專門生產各式各樣布料和布製品加工。林先生隨之改賣起布料,十六呎、八呎的賣,再來批發毯子。這時候有了摩托車,捆在摩托車後頭,能攜帶的數量有限,一次大約帶一至二十條的毯子出門,賣完了就要回去補貨再出發。中間有一小段時期賣起了銅算盤,林先生說其實也沒有比一般木製的好用,就是銅做得很新奇,拿來留作紀念或是當紙鎮都行,銷量很不錯。只是不久後遇到日本來的計算機,一下子又退流行了。再來批發棉被來賣,此時林先生有了發財車,也才好到處去賣體積大的棉被。
天氣轉熱,林先生改批涼蓆來賣,彰化的黑寮、大村一帶有種植燈芯草,別名藺草,藺草工藝之一涼蓆。林先生說道,冷氣沒不是家家戶戶都有,有了冷氣還捨不得開沙發、床上鋪一層涼蓆,搭配電風扇吹著,最是涼爽舒適。夏天幾乎每戶人家必備,就這樣隨著季節交替,毯子、棉被和涼蓆換著賣了幾年。
在賣毯子、棉被時還有些俏皮話術,像是「這是外銷多做的貨,如果國外訂一百件不可能只做剛好,都會做一百二十件,這就是那多的二十件。」可以看出當時臺灣能外銷到國外的商品,品質一定是非常好,與單純的國產貨有所區別。

四、 茶葉與智慧
有一次落腳屏東賣涼蓆時,晚上和朋友在旅社泡茶聊天、玩四色牌,一時興起想說來賣茶葉試試看,去買了一斤三百二十的茶葉,先給賣香和金紙的朋友喝看看味道,朋友一喝就問林先生這個一斤多少錢,說他去別處問看看,後來問到一間批發一斤才六十元,林先生一聽哇!如果一斤批六十可以賣到三百二,這樣賣茶葉的利潤很高哦,是有影沒影?真的還是假的?結果是真的,就請朋友幫忙買了二十斤,林先生也知道賣茶的老闆也會疑心,想說有影沒影要買二十斤,無憑無據又不認識的。所以就先給現錢一千二讓茶老闆安心、有信心,表示是真的有要買,不是隨口膨風,亦能感受到林先生做生意、買賣之間的技巧與人際關係之好。
茶廠位在緯度較高的臺北,溫度偏低的丘陵地林口、龜山有種茶。林先生打算著現在正值夏天,從屏東往高雄一路北上,沿途走走停停賣涼蓆,等到了臺北正好中秋將近,天氣轉涼,來賣茶剛好。林先生回想起當時第一次去茶廠批貨時,老闆試茶葉的好壞給林先生看,拿秤子出來比劃重量,還有看時間和成色,應該是青茶、半發酵茶和發酵茶的分別。林先生表示他也不懂,想說先買喝起來喜歡的,如果不好再換,多買幾次就知道了。從前賣茶葉不同於今日密封真空包裝,是放在紙上一抓,外面再套一個塑膠袋綁起來。林先生覺得這樣賣相不好,請老闆將內層紙摺四個邊,整齊得像隨身包面紙,再包上塑膠套。還特別挑選了好看的包裝紙,一斤重一裝。有了前幾次經驗,之後批貨一次下訂一百斤,但就不一次付清了,改為先付二十百分比的訂金,慢慢了解茶葉之後林先生說,林口那間茶廠的茶葉其實不好,好的都外銷了。
懂得分辨茶葉之後,開始賣當時有名的「名間鄉」,種植於南投埔里名間鄉茶區,以「松柏長青茶」最有名,再更上一個層級的是「杉林溪」。林先生笑著說這是他賣到最好的茗茶了,再上去的,需要更雄厚的資本和人脈。
喝茶的淡旺季,天熱的時候泡茶的人很少,太熱喝不下去,電風扇吹下去又不夠滾了,農曆五月到九月這段時間就很難賣,反觀過年的時候最好。林先生所有生意做最久的就是茶葉,直到退休以前都是在賣茶葉。

五、生意之間的技巧與故事
關於早期行商做生意的眉眉角角,林先生又說了幾個小故事。在騎摩托車到處行商的時期,要去工廠批貨,都要主動去找公司,跟他們遊說可以擋多少貨,請他們賣給我們。工廠也怕我們空口說白話,如果銷量不穩定,出貨不如預期也會有所損失。一個人去的總量不夠大,揪多一點人一起去,或者去百貨公司談櫃位,雖然會被抽傭金,但是銷量穩定又大,量大了就好談價錢。之後賣著賣著電話就來了,取得商家信任與商家建立固定模式後,林先生說:換廠商打電話來說一些好聽話,主客關係對調,買方講話變得比較大聲,能談更好的價錢。這時也捨不得全拿現金交易,雖然錢寄存在活期,也沒有多少利息,但出去之後賣了多少再算,壓力還是小很多。
六、 還會去學校、銀行駐足販售
除了百貨公司之外,還可以去市政府的福利社設攤,人流很多,要抽成五個百分比。上班族坐久了出來走走,加減都會買一些東西走。林先生說還有其它地方也是銷量大又不用抽成,去到銀行或是學校辦公室,時常是一整間同事一起團購,一個人買,揪著其他人也一起買。去學校的話要等第二節課,十點那堂下課時間比較長,如果是早自習的時段就比較趕了。那時候地方治安較好,學校也沒有警衛,直接進去就可以,一次就把帶來的東西都賣光了。

七、 「頭」
行商性質接近獨立作業的跑單幫,還有一種職業性質更接近中盤商,也就是林先生口中的「頭」。頭是指專門賣給跑單幫的人,周旋於工廠和跑單之間,口才要非常好並且敢於冒險,可能一口氣要能拿出更多現金,承擔更多的風險。單件分潤不比零售價多,但比零售賣得多的多,數量乘利潤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八、 隨遇而安之的行商與生活態度
林先生說行商時生意和醫生看診一樣,時好時壞,有時生意好有時清淡。生意好的時候就趕快加緊多出去輪幾次,生意不好的時候則是在家附近繞繞加減賣,日子隨遇而安之。

九、 筆者結語
土地記憶沉積,一層風華一層沙。常民文化存在眾人的回憶,訪談如同考古挖掘,帶我們一點一滴還原過往情景。上大學有機會來到臺中大肚山,山上山下轉幾個彎都是連在一起的,能夠認識這裡,做一些採集、保存等等的文史工作,感到很榮幸。撰文時聽著當時訪談的錄音檔,聲音語言深深感動我,我的臺語不是很好,可以聽懂但幾乎不會說。嘗試臺語發聲時會感到舌頭肌肉的僵硬、發力不同的不習慣。只是有時候有些話就是要用臺語說才有那個感覺呢!文中將臺語翻成白話文,文化上轉譯可能有些生澀,希望轉述林先生說話時有好好傳遞那個「口氣」。


請先登入會員

登入後就可以收藏所有你喜歡的文章

還不是會員?前往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