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2022/02/21
點閱:1885
按讚:

110-1 街道觀察課

作者: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計畫團隊
2022/02/21
1885

       計畫團隊帶領學生走進社區,透過商家招牌、放在門口的物品、街道記號、小吃店的食物、住家大門等5個主題,引導學生透過步行觀察、記錄、討論與發表,進行以下的學習:
    一、 學習將「習以為常」轉變為「理所不當然」的趣味,例如有些放在門口的物品展現了獨特的店家風格。
    二、 學習從不起眼處發現社會現象,例如從店家招牌看出外籍移工的生活軌跡。
    三、 學習發展出自己對社區的詮釋角度,例如經營數十年的街頭小吃店,其實充滿了人情味,也乘載了社區的共同記憶。
 

實施場域:四箴國中
實施年級:七年級
教案設計:林立聖



學生成果分享:

 


影片欣賞
  • 110-1街道觀察課成果影片

  • 街道觀察課-巷弄裡的人類學家

本文作者

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計畫團隊

我們藉由跨組織及跨社群協作,改變了與學校及社區組織的互動關係,一起找到解決兒少教育與社區發展的新途徑

       本計畫實踐場域為東海大學西側的大肚山社區,因地緣關係,無論是早期交通不便或是今日生活圈交融的時代,東海大學和社區之間都有著深厚的互動關係。大肚山社區開發極早,因土質貧瘠且極度缺水,冬天又有強烈的東北季風,早期居民生活條件極差,是非常貧窮的聚落。民國99年台中縣市合併後,仍未脫離文化、經濟位居城市邊陲的相對弱勢地位;隨著人口結構與環境的快速變遷,展現地方智慧與特色的傳統技藝 ...
詳細介紹 撰文一覽

請先登入會員

登入後就可以收藏所有你喜歡的文章

還不是會員?前往註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