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發起「公益鳳梨」實驗行動,與在地的鳳梨生產者林泰岳先生合作,林先生捐出活動期間販售鳳梨的部分所得,作為大肚山地方知識平台徵文比賽優選獎金。活動訊息透過臉書粉絲專頁觸及2,000餘人,賣出119顆鳳梨,數量雖不多,但更重要的意義是讓更多社區居民認識本計畫,並且願意以消費支持在地教育。
這個實驗性質濃厚的活動,結合了大學、社區及在地生產者的力量,為大學、生產者/商家、住民/消費者、學童等各類利害關係人,創造多元價值,以持續投入大肚山兒少發展工作。透過這次行動,本計畫團隊得以學習活動定位、商品設計、定價、行銷、通路設計、商品配送等知能,同時也建立了一套運作模式,對於本團隊擬於第三期計畫建立「創造共生共好的價值循環商業模式」,提供了實踐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