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箴國中是以建校時學區包括新庄、蔗廍、南寮、瑞井四個庄仔頭而命名的(台語發音”四庄”與”四箴”相同)。經過多年,當初的四個庄仔頭因人口增長,行政區重新劃分,成為現在的七個里。
這幾年在東海大學社會實踐計畫「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的努力下,四箴的老師們對所在的社區有了新的連結與新的看見,對課程有了反思,並認同在地價值,那是催生「四庄故事」一股溫柔又堅實的力量。「四庄故事」顧名思義,期待四箴學子藉此課程探索、譜寫大肚山社區的故事。預計未來將以不同主題年年前進不同村里作為學習場域,為地方留下青春生澀但真實有感的傳誌紀錄。
四庄故事首部曲~咱自強市仔的故事,從學生生活圈最貼近的自強市場做為課程發展的第一站,讓學生和最親近的土地產生連結,培養愛鄉土的情懷。
課程產出四庄故事報、手作攤商微縮模型木盒、立體書及學生為各攤商拍攝的紀錄微電影。
每一組學生親自將撰寫攤商故事的四庄故事報,以及請柬親送至受訪攤商手中,邀請他們前來參加蚊子電影院。首映那一夜,許多半夜就要開始早市生活的攤商叔叔伯伯阿姨婆婆們特別撥冗來到四箴國中,在孩子們的引導與解說中欣賞微縮模型和立體書。當攤商們透過孩子的文字、作品、與鏡頭看見市場中熟悉的人事物、甚至自己時,這是他們這一生最被尊榮的一刻!